- 產品分類
紅木古典家具中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內涵
發表時間:2015-09-25*瀏覽:2145
在中國古代的家具設計中,“天人合一”的思想貫穿始終,構造出了輝煌燦爛的中國家具文化。“天人合一”既是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又是人與社會的和諧統一,同時還是人本身的和諧統一。天人合一”的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中國古代的家具制作。
考古發掘的最早的木制家具,是山西襄汾縣龍山文化陶寺遺址出土的漆木家具。另外從已經出土的大量商周、春秋戰國時期的家具中,當時髹漆家具的特點,它們造型古樸、用料粗碩、漆飾單純、紋樣拙獷。這個時期的家具圖案裝飾題材主要有:動物紋樣:饕餮紋、蟬紋、龍鳳紋等;自然紋樣:水渦紋、浮雕卷云紋、云霄紋等;植物紋樣:花葉紋、卷草紋等;此外還有幾何紋樣、云雷紋、波形紋。
中華民族在早期通過這些簡單的裝飾紋樣和家具圖案顯示出一種神秘、肅穆、威嚴的氣氛,反映出古人對日、月、星辰、山岳和動、植物等自然界萬物的虔誠和崇拜,是古人對自然的神化。同時作為人工產物的中國古代家具,是當時中國人與大自然不斷進行“親密對話”的一種方式,中國人從原始的“構木為巢”開始,就和木材結下了不解之緣,它傳達出一種屬于中國人所特有的人與自然相結合的思想觀念。當時“席地而坐”的生活方式使古人認為家具幾乎等同于室內的一切生活器物,他們希望這些帶有崇拜和信仰圖案的器物能夠融入到他們的生活當中,使他們感受到與自然的緊密結合。
春秋戰國時期,中國古代在自然與人的關系上開始了重新定位,其中關于自然與人,即“天人”關系的爭論,主要集中在以孔子、孟子、荀子為代表的儒家和以老子、莊子為代表的道家。到了西漢初年,儒學首領董仲舒,把“天人合一”的思想進一步理論化、系統化。不過,他賦予了天以意志情感,認為“天”是有意志的神,使“天人合一”變成了“神人合一”。到了宋代,由于國力的衰退,人們開始處于一種理性思考的狀態,因此宋代的家具設計整體上都處于清淡自然的氛圍之中,家具的造型和結構也顯得更加簡潔和理性,更加趨近于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