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產品分類
紅木企業找出路紛紛化身學院派
發表時間:2012-05-24*瀏覽:2954
近年來,紅木家具企業通過產學研合作基地、博士后工作站、家具設計大賽、企業辦校、院校監督等多種方式與校方達成合作意向,并舉行大型合作發布會對外發布。但在紅木家具企業紛紛烙上“學院派”的印記、品牌價值得到提升的時候,這些合作項目的成果,是否真能為企業發展帶來助力呢?
學院派風格一:產學研工作站實現多方共贏
高校在企業建立產學研合作基地或博士后工作站,對許多行業來說已不陌生,但在紅木家具行業還算是個“新鮮貨”。近兩年,一些產業基地的大型紅木家具企業也相繼建立了產學研合作基地,中山的某紅木企業還成功申建了博士后工作站,相關研究人員也已開始進站工作。這標志著紅木家具行業已開始積極引入現代科技。
從產學研合作基地和博士后工作站的建站初衷來看,這確實是一個可能實現多方共贏的合作模式,一方面使企業獲得了高學歷人才和高科技研究成果,另一方面也讓高校學生有了實踐的機會,若學生在企業的實習效果好、成果突出,還可能直接被企業吸納。這不僅解決了學生的就業問題,提升了院校的畢業生就業率,也讓企業獲得了有工作經驗的高級人才。
產學研之風刮到紅木家具行業之后,紅木家具產業加大了與行業鏈條上各科研院所的合作,以期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促進一個企業在產品質量、設計創新等多方面的進步發展,促進企業品牌化建設,帶動一個區域的產業向前邁進。
現實:絕大部分產學研成果難“落地”
企業建立產學研合作基地或博士后工作站,最直接的目的,當然是希望基地的科研技術能夠快速轉化為生產力,為他們帶來更快更多的效益。然而,部分高校人才理論知識豐富,但實踐能力卻較差,所做的課題“難以達到預期的市場目標,甚至有的根本產生不了市場效益”,這樣的“研究成果”對于企業來說基本沒有太大的價值。據官方數據統計,我國大學、研究機構的科技成果轉化率不足5%,這也說明了目前高校科研成果“難落地”這一問題。
此外,一些企業的基地或博士后工作站甚至變成了空站。作為區域經濟在科技方面的提升,企業與院校的這種合作形式一般都會得到當地媒體的報道,企業通過這種方式在媒體和大眾面前“作秀”,以達到宣傳造勢的目的,而院校也借機提升自己的社會形象,但在簽約儀式完成之后,有些基地或工作站里甚至沒有科研人員入駐,自然不可能有任何研究成果了。
學院派風格二:家具設計大賽促產品創新
紅木家具發展至今,其款式、工藝仍數明清時期為最巔峰,加之紅木材質名貴、價格高昂,許多紅木家具企業都以制作“仿古家具”為特色,而業內對高檔紅木家具價值的評定也始終以明清時期特色為標準,以至于很長一段時期內,紅木家具總是與古典劃上等號。這也導致了當代的紅木家具始終缺乏其富有時代特色的代表符號。
紅木家具企業要擺脫“同質化”,就必須突破創新。于是,近年來,一些紅木家具企業為了跳脫傳統造型的桎梏、擺脫圈內人的思維定式,聯合專業媒體、院校舉辦家具設計大賽,面向全社會公開征集家具設計作品,希望以此挑選出更多優秀的作品或激發創作靈感。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紅木家具是中國傳統文化符號的實體化,這種文化也是每一個中國人的文化根源,中國人對這一文化的解讀可以非常的深入透徹,但有時卻始終缺少一些“趣味的火花”。于是,有些企業開始將搜集設計創意的范圍擴大到了國外,讓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來解讀中國文化,挖掘更多的視角,讓企業成為孕育創意的搖籃。
現實:大賽設計作品企業難投產
在每年的新品發布季節,現代家具在造型上的創意總是給人們帶來許多驚喜,而在功能上的融合和創意又為人們的生活帶來了更多的便捷,沒有特定結構和文化要求的現代家具在設計上多了更多發揮的空間。
而作為典雅、高貴、文化的化身,紅木家具則比現代客廳紅木家具多了更多的限制和要求。紅木家具的榫卯結構是絕對不能改變的,家具部件之間靠榫卯鏈接,但有些設計師對榫卯結構和紅木家具造型要求缺乏一定程度的了解,其設計出來的作品按照紅木家具的制作方式難以實現或技術要求太高,企業無法制作。
此外,紅木家具需體現中國傳統文化韻味或符號,但一些設計師在設計上太追求創新,或對中國文化符號了解不深,部分設計作品不符合大眾對紅木家具的審美標準,這樣的作品企業一般也是不會投入制作的。因為紅木材質價格昂貴、工人工價不菲,企業自然不會在無法獲得市場利益的項目上投入。
學院派風格三:邀請院校做第三方認證機構
對目前的中國消費市場來說,紅木家具還是一種了解不深的消費品,許多企業乘機渾水摸魚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消費者卻難以辨明真假優劣,讓許多人想買卻不敢買或買了卻始終擔心它的真假,于是,就希望專家學者們給“掌掌眼”。
為了增加消費市場對自身的信心,也為了還自己一個“清白”,一些企業將一些業內鑒定專家請到企業參觀自己的工廠。但專家畢竟不可能常來常駐,于是一些企業開始與高等院校合作,邀請院校專家學者定期到企業“驗貨”,并給確認過的產品蓋章或頒發合格證書。
為什么請高等院校來鑒定?企業還有一層考慮。現在許多消費者都知道,花點錢,什么樣的證書都能弄來,只是署名不同而已。而消費者又對那些數不勝數的機構也不太了解,因此對紅木家具上掛的所謂“國家認證證書”也不太相信。而高等院校不同,學校講究“為人師表”,學術界的名譽最重要。此外,高校中都是專業的學者教授,相當于一個權威的鑒定機構,這樣的鑒定結果自然更令人信服。
現實:院校認證可能成“幌子”
院校在紅木家具上蓋章,猶如給消費者吃了顆定心丸,消費者覺得“這是專家給看過的”。但事實卻并非消費者所想的那樣。紅木家具的鑒定有很多方面,可以是材質,可以是工藝,也可以是使用的涂料或其他各方面。院校對紅木家具的鑒定可能只是包含其中一個或幾個方面,但并不是全部。而消費者在不確定院校鑒定內容或被企業導購員誤導的情況下購買了紅木家具,那可能還是得不到保障。
曾經有一所院校到紅木企業去鑒定家具,筆者跟隨采訪,就親眼看到院校專家在帶有兩公分寬白皮的紅木家具上蓋章認證,因為他們所鑒定的只是家具主要材質的用材是否是大紅酸枝,而并不是鑒定其是否符合國家標準中的白皮使用量。
廠家邀請院校協助認證家具,其出發點原本是好的,但有時卻反而被終端銷售者利用,成為了蒙騙消費者的“幌子”。
仙游紅景天紅木家具廠語結:有些紅木企業一開始的初衷是好的,但在后續操作中因無法完全掌握銷售終端或得不到預期的效果等原因,而使目前行業內絕大多數的院校合作都無法給企業帶來實質性的效應。
當然,作為企業,既然戴上了“學院派”的帽子,也應該拿出點學者的架勢和風范,不要輕易半途而廢,否則,簽約儀式再隆重,那也只不過是一個沒有成績也沒有畢業證的人穿著借來的學士服拍了張照片而已。(仙游紅景天紅木家具廠-最專業最權威的紅木新聞中心)